【儀表網 儀表下游】10月17日7時30分,搭載著2名中國航天員的神舟十一號飛船在長征二號F遙十一火箭的推舉下準確進入預定太空軌道。與以往的發射任務相比,發射神舟十一號的長—2F火箭需要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國航天科工一院測控公司在此次“神舟十一號”任務中,承擔了遙測、外安、故檢等系統的地面測控任務。
測控系列設備為歷次火箭成功發射提供安全保障 此次任務中,由一院測控公司研制的地面測控設備在發射前對火箭各系統進行了全面的自動化測試。在保障神舟八號以來的歷程飛行保障任務中,其可靠性得到了認證。
該系列測控設備采用先進的總線測控技術、模塊化精密信號調理技術、實時故障監測技術、遠程測控技術,進行高可靠性和安全性設計,具有兼容性好、精度高、速度快、可靠性等級高等特點,安放于發射場,主要用于長征運載火箭的故障檢測處理系統、遙測系統、外安系統、全箭空調系統的地面測試、發控過程中的自動化檢測與控制,為運載火箭的維護和成功發射提供了重要保障。
故檢逃逸測控系統為航天員生命安全上了“雙保險” 針對載人航天發射對安全性的特殊要求,在該火箭中專門增加了故障檢測處理系統和逃逸救生系統,給航天人的生命安全上了一份保險。
航天測控公司專門為火箭故障檢測處理系統和逃逸系統研制了地面測控設備。該套設備放置于無人值守的發射場前端,作為發射狀態火箭故障檢測處理系統的“處控中心”和逃逸系統的“指揮中樞”,對故障檢測處理系統和逃逸系統各種狀態參數的監測處理以及向兩大系統發送控制指令信號,相當于為這份航天人生命保險上了一個“雙保險”
要實現這樣的安全保障功能,故檢逃逸系統本身的安全性、可靠性是基本前提。為提升該系統的可靠性,系統進一步完善了設計,并采取了隔離措施,將因局部故障而使系統失效的可能性降至到低,有力地確保了航天員的人身安全。
負0.5小時撤離 每天目不轉睛八小時的測控人 全箭空調監測系統作為火箭整流罩及罩內溫、濕度環境的檢測設備,為空調送風系統提供監測數據,通過監測整流罩內溫、濕度情況,實時調整空調送風系統,以保證整流罩內設備處于佳工作狀態。
作為測控公司長期駐扎在酒泉發射基地的全箭空調監測試驗員陳韜,因職責需要,在火箭發射前負2小時(發射前2小時)還在發射塔架整流罩空調工作間中的監控室嚴密監控著火箭里的空調環境數據,保障測控設備工作正常,為發射決策提供相應依據,隨著負0.5小時撤離命令的下達,他才和其他工作人員搭乘車輛撤離。
今年酒泉發射任務十分密集,從天宮二號到這次的神舟十一號發射任務,2個月中的大部分時間陳韜都駐守酒泉,在他負責的空調環境監控室里一班就是目不轉睛的8小時,每天伴隨他的只有不斷傳來的監測數據,以及每小時上報情況的簡要匯報,從九月初保障天宮二號開始,他已累積守護發射安全近400小時。
“作為咱們測控人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很多時候默默無聞,但我們的工作卻是不可或缺,因為保障每一次發射任務的成功是我們的神圣使命。”這是飛行保障團隊成員們的共同心聲。
(原標題:航天科工地面測控設備保障神舟十一號發射成功 )